< 返回B站视频无水印解析工具

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】庆阳香包绣制——传承人:贺梅英

庆阳香包又称“绌绌”,“绌”原指原始骨针的一种缝制方法,后借称用布缝制、袋口能松能紧的包袋,。庆阳地区有端午节制作佩带“绌绌”的习俗,《黄帝内经》的作者歧伯曾携一药袋防疫驱瘟、禁蛇毒,开创“薰蒸法”。因歧伯生于庆阳,故此法在当地渐成习俗,流传不断。草药被称为“香草”,因而药袋便称为“香包”或“绌绌”。至明清两代,庆阳香包十分兴盛,成为人们佩戴或馈赠的佳品。20世纪60年代以前,庆阳香包的绣制普及到家家户户,庆阳女孩儿多“七岁八岁学针线”。2002年庆阳市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“香包刺绣之乡”。庆阳香包绣制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庆阳香包是一种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纯手工艺制品,构型简单质朴,按制作技艺分有“绌绌”类、线盘类、立体刺绣类、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。“绌绌”又名藏针绣,其特点是把针线藏起来,以造型状物、形神兼备而不见针线为佳境,其工艺流程包括创意、选料、剪裁、状物等环节。线盘类香包是用各色线条盘成五角菱形的“粽子”,其技艺包括折壳子、配色线、盘线成型、成果(即将线盘成品连缀,吊上彩穗)等,如此制成的香包可以随身佩戴,可以挂在门庭,也可以馈赠他人,以寓示祥和平安。立体刺绣类香包内容庞杂,形式繁多,有单面挂、佩件,双面挂、佩件,立体挂件和摆件等近四百种样式,其制作过程分构图、刺绣、彩染、缝合、成果等环节,有过样子、打样子、扩背子、上样子、绣花、状物、成果、打扮等工艺步骤,制品讲究神似而不求形似。平面刺绣类香包风格敦厚凝重,厚实中流露出隽永,其制作有破线绣、合线绣、掇绣及齐针、辫针、缉针、掺针、抢针、挽针、盘金、点金、圈金等方法。
  • 来自:122.192.255.210
  • 时间:2023-10-30 16:23:50
  • 网址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S44y1K7fs